AI发现铜牌选手比银牌选手更爱笑,这是一种什么心态?

科技热点来源:家长会了么评论946阅读模式
摘要奥运会选手领奖的面部表情不仅通过镜头传播到了全世界,还被用来进行了分析。

作者:狄奥根尼的木桶

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在一项最近的研究中,对2000年至2016年间五届奥运会的413名运动员的奖牌照片进行了表情分析。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分析结果显示,铜牌获得者比银牌获得者更容易展现出微笑。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这篇文章被发表在《实验心理学杂志》(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)上。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论文链接:https://psycnet.apa.org/record/2020-84132-001?doi=1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这一结论听起来有点反直觉,为什么拿到银牌的运动员名次更靠前,成绩更好,却没有拿铜牌的开心呢?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不难想象,拿到银牌的运动员都是带着遗憾离开赛场的,他们通常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憾负对手,错失金牌。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而拿到铜牌的运动员最后一场比赛往往是三四名决赛,他们通过努力最终挤掉对手站上了领奖台,虽然只是块铜牌,但通常会表现得更加满足。文章源自甲骨虫-https://www.icqone.com/15284.html

简单点儿说,银牌的是输了比赛,铜牌是赢了比赛。

银牌的大部分来说目的是金牌,所以拿了银牌就是输了。

铜牌的很大一部分目的是奖牌,所以拿了铜牌就是赢了。

中国运动员傅园慧(左)在里约奥运会100米仰泳决赛中获得铜牌

像乒乓球、拳击这种一对一单场决胜型的比赛可以从上述推论进行解释,对于集体打分制的项目,为什么铜牌选手也显得更开心呢?

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银牌选手离金牌选手更接近,因此不少人是惜败于对手;第一名与第二名的荣耀往往是有鸿沟的,而二、三名之间的荣耀却没有差的那么多,因此对于银牌选手来说,更容易产生遗憾的感觉:仅仅就差那么一点,我就能获得最高荣耀了。

这种心理落差在日常生活里其实很常见。比如,销售会经常对客户使用一种心理技巧:先免费体验,免费体验结束后,客户会产生一种丧失感,仿佛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夺走了。

这种心理落差会让客户续费,达成销售的最初目的。

错失金牌也是如此,没什么比已经到嘴边,最终却被他人夺走更令人懊恼的了。这也是盲盒等抽卡类游戏容易让人上瘾原因,因为每次看到别人晒都会让人产生错觉,再加把油就能抽到自己想要的稀有款,最后慢慢地被拖入深渊。

我们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?究竟如何才能摆脱它,获得真正的快乐呢?

1、快乐的生理机制

快乐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大脑的神经冲动,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快乐的产生指向5羟色胺(5-HT)、多巴胺(DA)等神经递质。

当人们达成某些成就时,神经突触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神经递质来奖赏自己,让人们体验到愉悦、满足、到顶峰的感觉。

这种感觉让人们欲罢不能,于是逐渐人们就会沦为大脑的奴隶,越发地想要取得成就,得到他人赞赏,以求大脑释放更多神经递质,让自己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之中。

快乐的产生有着进化学上的意义,如果没有多巴胺奖励机制的话,或许人类无法达到如今的发展水平。

举个例子,性行为会让大脑产生快感,分泌更多的神经递质作为奖赏,这也是进化带来的选择。原始人中有对生育兴趣不大的,因为少子化问题慢慢走向消亡,而拥有性行为多巴胺奖励机制的人类则越发繁衍壮大,最终存活下来。

作为幸存者的后代,我们天生就带有某种基因,追求成就感,让大脑分泌更多的神经递质让自己更加快乐。归功于这一机制,我们从竞争中存活下来,并且实现了灿烂文明。

可是有时候多巴胺奖励系统过于强大,以至于会侵占我们的理智,比如银牌选手明明已经很了不起,却往往郁郁寡欢,就是受到了神经递质影响,让情绪占领了理智。

孙杨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400米自由泳夺得银牌后遗憾痛哭

普通人常常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生活富足啥都不缺,却饱受抑郁症困扰。作为心理工作者深知,获得越多并不意味着越快乐——人们总是欲壑难填,身居高位者,在他人看起来是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,而在他们自己看来自己还能再往上爬,还有更多欲望没有满足,最终越陷越深,变成一种病态。

2、快乐取决于内心

我们不妨再来做一个思想实验。

一位普通的劳动者A,他辛勤工作,努力攒钱,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与勤俭攒下了一笔积蓄。他用这笔积蓄买了一辆小奥拓。此刻他感到一种成就感,一种自己多年努力终于开花结果的满足,想到这辆奥拓可以让家人免受早高峰拥挤的地铁,周末可以方便出行享受亲子时光,他觉得无比快乐。

另一位高管B,平时忙碌不堪,自己已经有一辆代步车,可是为了给客户留一个好印象,将来有更好的发展,他决定买一辆奥迪。算上贷款自己并不会因为这辆车而省吃俭用,全部都在可负担的范围内。当他把爱车一路开回家,坐在驾驶座上贪享车内空气时,B也觉得十分快乐。

请问A与B此时的情绪那个更快乐一点?

从神经递质的浓度而言,或许两人相差无几,都体会到了自己的高光时刻,具体细分到谁更快乐,考虑双方买车的用途,或许劳动者A的快乐会持续地更加持久一点。

明明两者经济实力云泥之别,一边是奥拓另一边是奥迪,为什么能体会到同等的快乐呢?

这充分说明快乐并非源于物质上的满足。自己对世界的看法,更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情绪,也就是说快乐源于自己的内心。

同样,奖牌获得者也会受到内心想法的影响,不同的认知造成了不同的情绪结果。银牌获得者更倾向于向上对比,他们的想法是“我差一点就能赢得金牌”;而铜牌获得者倾向于向下对比,他们的想法是“至少我赢得了奖牌”。

另外,奖牌获得者的开心程度也受到自己赛前期望的影响,银牌比铜牌更失望,是因为他们之前对成绩的期望更高。

因此,内心的想法,尤其是对自身的期望会影响到快乐值。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天生乐观的人,那么即使在一次考试中失利,他可能也会觉得是运气问题,至少自己以前有取得好成绩的时候。而如果他是一个容易有消极思维的人,那么可能就经常喜欢向上比较,继而闷闷不乐。

3、如何让孩子体验到快乐

这个理论非常适合运用在家庭教育中。一个很难感知快乐的孩子,其实挺“惨”的,境地甚至不如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。而孩子的不快乐,有时是很难被家长发现的。

想让孩子体验到快乐,我们首先要分清负重和压力的区别。

周一到周日见缝插针,每一刻时间都排满,这叫负重。负重多并不意味着不快乐,相反如果报的兴趣班都是孩子感兴趣的,他们或许还会乐在其中。

而一旦涉及到考试、考级,排名、竞赛等字眼,就上升到压力层面了。

负重虽然占用了孩子玩耍空闲的时间,但了解更多的知识,掌握一种技能,与同龄人合理竞争,这些负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,更加享受生活。

而压力不一样,超过孩子承受能力的压力会逐渐磨灭他的学习兴趣,更严重的还会引发厌学、抑郁倾向。最近几年高坠事件频发、教育部禁止中小学搞排名和当众公开成绩等等,也是基于以上原因。

还有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陪写作业。家长们总会觉得这道题这么简单,讲过这么多遍了,怎么还是不会?!于是开始恼怒、崩溃……其实是我们的期待变成了压力,让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沦为了煎熬。

但是,辅导作业,不仅对家长来说是一种煎熬,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煎熬。

我们总认为陪写作业的烦恼都源于孩子,但是否想过,有时可能是自己的心态出了一些问题。

想一想,我们为何会如此动怒?很多时候其实源自内心对孩子的期望与愿景。而这种期望,让我们害怕走错每一步,生怕有一点点错误就会拖累孩子的未来。

当我们用自己当前的思维水平来要求和期待孩子的时候,就可能引来失望、愤怒,而孩子也被家长的情绪所影响,变得恐惧、自我怀疑;快乐也就渐行渐远。

一个人的成就和收益到底有多大,与他的幸福没有完全的正比关系,反而是和他的认识和判断有相当大的关系。我们不妨时常鼓励孩子想一想,我有哪些别人没有的特长,我有哪些别人不具备的优势,这些没有客观标准的生活体验,是不是也是丰富多彩的?

多一些对自己拥有的生活的感激,少一些比别人缺失的焦虑,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获得快乐。

作者简介: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心理学硕士,资深心理教育工作从业者。

 最后更新:2022-4-8
  •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家长会了么, 虫哥 整理 发表于 2021年8月14日13:23:26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